开 宗明利:7 互联网社区的原始信息流转方式~邮件和邮件群组

上一篇文章«互联网社区中的信息流转方式»中介绍了互联网社区中的不同信息流转方式. 以及这些信息流转方式之间是如何进行演化的.

这个演化的过程,简单地说就是:

今天的这篇文章中希望可以和大家聊聊,最早的互联网社区信息流转方式,邮件和邮件群组.


邮件 —

邮件算是互联网最早的应用形式之一了. 邮件和互联网之间,应该算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,到底谁孕育了谁这个问题,现在已经没有必要讨论了.

邮件是一种最原始的信息交互方式,一封邮件上写着收件人,发件人,标题,正文等等. 可以让信息从发件人那里,传递到发件人知道邮箱地址的收件人手中.

这就是信息的流动了.

上面描述的过程,仅仅是一个发件人,将信息发给了一个收件人. 那么,当一个发件人希望将邮件发给多个收件人的时候呢?


邮件群组 — 仅仅有了邮件,社区还是很难生存的. 社区是一群相对固定的人,而邮件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. 互相之间发送邮件唯一需要的条件就是知道对方的邮件地址. 于是邮件系统就进化了,出现了邮件群组. 邮件群组解决了几个问题:

信息是怎么在群组中流动的呢?

邮件群组并不都是用来做社区的,有很多邮件群组中的订阅者,是不允许向群组中发送邮件的. 比如那些新闻订阅群组,用户订阅了,就可以定期收到新闻,但却不能够将信息发回到这个群组中去. 在邮件群组中,用户通常有权利选择是否要订阅,用户自己的地址,是被保护的. 这其中,有一种群组,为社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. 那就是群组中每一个订阅者都可以发言,都可以向群组中发信息的那一种. 在这种群组中,信息流转的链式反应是很容易建立起来的. 这种群组中的信息流转通常是这样的:

这就像题图中所画得那样,一些人围绕着一个不大的会议桌开会,其中一个说话了,桌子边的其他人都可以听到,然后他们再选择是否要继续这个话题讨论下去. 如果桌边有一些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,那么这些人就会就这个话题讨论下去,他人不是那么感兴趣的人们,可以选择只听不说. 一个相对固定的人群,在有人提出了有趣话题之后,就能够形成信息传递的链式反应,并在讨论的过程中为参与者提供了价值,社区就形成了.

所有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信息流转方式,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.

邮件群组解决了邮件在信息交流中的一些问题,从无序中发现了秩序,而且这种秩序对于某种形式的信息产生和流转来说是更有效率的. 于是,这种形式被固定了下来,并一直持续到了现在,目前依然有很多社区是以邮件群组的形式来组织的. 当然,现在的邮件群组的功能已经更加完善了,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更多了.

不过邮件群组也有些问题处理得不是很好.

基于邮件群组的社区必然会受到一些限制:


总结 — 邮件和邮件群组,算是最早的互联网社区中所使用的信息流转方式了. 甚至可以说是这两种形式孵化出了互联网和互联网社区. 这些古老的,混沌的信息传播方式,直到现在为止,依然是很大一部分社区所选择的主要信息流转方式,即使社区现在有其他更有效率的信息流转方式,社区成员之间依然会使用邮件和群组来进行一下信息流转的补充. 信息流转方式的演进过程是从无序中发现有效的秩序,其实也可以说是通过各种规则,将那些不符合的部分给剔除掉了. 那么,当有时候某些信息的流转需要绕过规则的时候,邮件和群组就是一种非常棒的补充方式.

上面说了那个围绕桌子开会的故事,但是群组和这些围着桌子的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,那就是群组中每个人的距离都是相同的,而这在超过3个人的桌子边上就不能成立了. 那么当桌上的人想要和身边的人交头接耳一下的时候,应该怎么办呢?选择比群组更原始的方式,直接给某个人写邮件就好了. 这些邮件可以在讨论在特定时间从新回到群组中去. 这就是一个当秩序无法满足沟通交流要求时,向后退一步的典型案例.

最后补充一个关于信息流转的笑话.

很多亚洲人都会组团出去旅游,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来说,他们很难分辨得清中国人,日本人和韩国人. 后来有人发现了一个规律,来帮助他们进行这种分辨. 一群亚洲人聚集在一起,一个人在大声说着什么,其他人都在认真听的,是日本人;好几个人都在很大声的说着什么,好像正在吵架,其他人在认真倾听的,是韩国人;几个人在大声说,有些人在听,有些人在交头接耳,还有些人则在左顾右盼的是中国人.


PS:

若无意外,题图都是从原文提取或是通过 Google 图片搜索出来的, 版权属左, 不负责任 ;-)

2014-04-07   ForValues   

声明: 本文采用 BY-NC-SA 授权。转载请注明转自: 猎豹开发社

Related Posts:



大妈的多重宇宙 - YouTube

全新自媒体系列...科学幻想,读书,说故事...
点击注册~> 获得 100$ 体验券: DigitalOcean Referral Badge

订阅 substack 体验古早写作:
Zoom.Quiet’s Chaos42 | Substack


关注公众号, 持续获得相关各种嗯哼:
zoomquiet


蟒营®编程思维提高班Python版

**2021.01.11** 因大妈再次创业暂停定期开设, 转换为预约触发:
更多